由現代上班族工作繁忙,時間又長,很多人在乘車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打瞌睡。而路途中如有一些突發的狀況,如緊急煞車,瞌睡中的乘客的頭部及頸部會快速向前甩,接著又快速向後仰,猶如揮甩馬鞭的動作。
此類急性頸部拉傷的名稱為「揮鞭症」或「馬鞭式創傷」,也常發生在交通事故或玩過山車的乘客身上。患者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,頭頸被大力前後甩動,造成頸部脊骨錯位,及肌肉、韌帶拉傷。
大部分的患者在剛受傷的幾個小時內並不會感到有太大的不適;但幾個鐘頭後, 有時甚至會延遲幾天後,「揮鞭症」的症狀才會漸漸出現。強烈的頸痛,上背痛及頸部活動困難是最主要的症狀。患者有時也會有頭痛,頭暈、耳鳴及視覺模糊的情況出現。少數但嚴重的「揮鞭症」會導致頸椎骨折或頸部椎間盤突出而壓迫到頸椎神經,引起手痛、手麻的情況。受傷的初期,患者應避免任何頸部的活動,盡量讓頸部休息。而初期的治療會以冰敷、止痛為主,並著重頸部的固定及承托。等三天的急性期過後,治療的重心才會轉為頸椎、胸椎矯正,頸部、上背肌肉鬆弛,及頸部伸展與強化運動。
馬鞭式創傷病患者除了感到有急性頸脊椎創傷的徵狀外,當病情由急性期轉為慢性期後,患者更可能會發現有呼吸毛病、消化毛病、血壓上升、甲狀線素過低和下腰痛( Low back pain )等現象的出現。
頸椎受傷前:
試想想一個十磅重的球放在一支杆上,這就如我們的頭顱每天擺放在我們的頸上,要依靠頸椎的軟組織 來幫助承托。如頸椎排列恰當或頸椎功能良好,我們的頭重量便完全平衡地托在頸椎上。 |
||
|
受傷後:
當創傷後,頸椎的平衡失調,頸椎的生理弧度產生變化,使頭的重量聚下在頸上,而頸椎的排列位亦產 生錯位,如不糾正及治療,恐怕頸椎不但時常產生痛楚,還引致頭痛、膊痛、頭昏及眼花,亦會使頸椎 提早退化。 | ||
|
資料部分源錄於: H.K醫師 陳德彰 椎醫 王鳳恩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